中国采空区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自然资源部点名推荐!这些老矿区厉害了

来源:矿业界 时间:2020-04-29 10:21 热度:

      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日前对外公布。矿业界从中选取了一些老矿区修复治理的成功案例,以飨读者。
      看点01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一)案例背景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因煤而立,但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遭受了严重破坏,最严重的潘安湖地区塌陷面积达到11.6平方公里,涉及潘安、权台、马庄等6个村庄、约3000户村民。塌陷区内土地平均塌陷深度4米,耕地常年积水面积达2.4平方公里,地上房屋损毁严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土地所有者权益严重受损。
      2010年以来,徐州市以“矿地融合”的理念推进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将千疮百孔的塌陷区建设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并带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维护了土地所有者权益,推动了生态产品供给增加和价值的充分实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潘安湖采煤塌陷区视察时指出:“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塌陷区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具体做法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统筹考虑区域内矿产、土地、水等资源管理和接续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科学规划潘安湖塌陷区生态修复和后续产业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游则游、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创新“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恢复再造”四位一体的修复模式,规划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湿地”。
      二是以增加生态产品为核心推进国土综合整治。通过水土污染控制、地灾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系统治理塌陷区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塌陷积水较浅区域,利用湖泥等再造土源,结合挖深垫浅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耕作能力;塌陷积水较深区域,重新规划布局水系,建设湿地公园,提高区域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服务功能;综合运用分层剥离、交错回填、土壤重构、泥浆泵、煤矸石充填等土壤重构技术,建设塌陷区内的沟、路、渠、桥、涵、闸、站等水利设施,推进山、水、林、田、路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
      三是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权益。对塌陷区内139公顷的集体建设用地及规划挖低土地实施征收,对155公顷徐矿集团闲置土地进行收购储备,盘活用于新产业发展用地。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等政策,异地建设安置房约35万平方米,保障塌陷区内居民的搬迁安置;将塌陷区内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损毁或低产的耕地,复垦为高质量耕地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再分配。通过塌陷地征收、土地收购储备、居民点异地安置、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配等一系列产权流转,切实维护塌陷区土地所有者权益,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腾出了发展空间。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塌陷地修复和综合治理成果,推动潘安湖地区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以潘安湖国家4A级湿地公园建设为核心,融合马庄香包文化、潘安文化等地区传统文化,引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团队,打造了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古镇、马庄香包非物质文化等旅游品牌;利用潘安湖及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建设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建设集旅游、养老、科教、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生态居住区;改造权台煤矿工业遗址,对权台煤矿主矿井等具有遗存价值的建筑物予以保护,开发建设煤矿遗址文化创意园,实现了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三)主要成效
      一是大幅提高了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通过综合整治,潘安湖地区1160.87公顷的塌陷土地得到了系统修复,其中形成湖面266.67公顷、恢复湿地133.33公顷,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建成了主岛、醉花岛、鸟岛等9个生态岛屿,为100余种动植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成为徐州地区一个重要的候鸟栖息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潘安湖地区从昔日满目疮痍、稼穑不生的采煤塌陷区,转变为湖阔景美的湿地景观区,为徐州市及周边区域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和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是生态产品价值逐步显化。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潘安湖地区从过去的煤炭开采、水泥粉磨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为生态旅游、创意文化、教育科技等现代新兴产业,区域住宅地价经历了治理前的30万元/亩左右,到治理后的100万元/亩,再到现在300万元/亩的持续增长,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外溢。潘安湖地区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380万人次,形成了多个精品旅游线路和区域旅游品牌,促进了生态产品的价值显化。
      三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潘安湖周边村庄从原来大多以煤为生,转变为依靠生态旅游开展多种经营,逐步形成了旅游、文化、餐饮、民宿、景区服务、绿化等产业,带动了“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多种产业形态共同发展。比如毗邻潘安湖的马庄村,集中发展潘安湖景区四大板块之一的“民俗文化”体验板块,村内香包手工制作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看点02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矿坑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一)案例背景
      山东省威海市华夏城景区位于里口山脉南端的龙山区域,原有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上世纪70年代末,龙山区域成为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先后入驻了26家企业。经过30年左右的开采,区域内矿坑多达44个,被毁山体3767亩,森林植被损毁、粉尘和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导致周边村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严重。
       2003年开始,威海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模式,对龙山区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由威海市华夏集团先后投资51.6亿元,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建设,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见效”。经过十几年的接续努力,龙山区域的矿坑废墟转变为生态良好、风光旖旎的5A级景区,带动了周边村庄和社区的繁荣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二)具体做法
      一是明晰产权,明确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的实施主体。2003年,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威海”发展战略,把关停龙山区域采石场和修复矿坑摆在突出位置,将采矿区调整规划为文化旅游控制区,同时引入有修复意愿的威海市华夏集团作为区域修复治理的主体。华夏集团先后投入2400余万元用于获得中心矿区的经营权、采矿企业的搬迁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助等,并租赁了周边村集体荒山荒地2586亩,明确了拟修复区域的自然资源产权。随着生态修复的不断推进,华夏集团将修复与文旅产业、富民兴业相结合,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方式取得了223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150亩用于建设海洋馆、展馆等景区设施,73亩用于建设与景区配套的酒店,为后续生态管护和景区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将矿坑废墟恢复为绿水青山。华夏集团根据山体受损情况,以达到最佳生态恢复效果为原则,分类开展受损山体综合治理和矿坑生态修复。通过土方回填、修复山体,针对威海市降水较少、矿坑断面高等实际情况,采用难度大、成本高的“拉土回填”方式填埋矿坑、修复受损山体,最大程度减少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恢复自然生态原貌。通过修建隧道、改善交通,针对部分山体被双面开采,山体破损极其严重、难以修复的情况,经充分论证,规划建设隧道,隧道上方覆土绿化、恢复植被。通过拦堤筑坝、储蓄水源,对于开采最为严重的矿坑,采用黄泥包底的原始工艺,修筑了35个大小塘坝,经天然蓄水、自然渗漏后形成水系,为景区内部分景点和植被灌溉提供了水源,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通过栽植树木、恢复生态,在填土治理矿坑的同时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地栽植雪松、黑松、刺槐、柳树等各类树木200余种,恢复绿水青山、四季有绿的生态原貌。
      三是发展文旅产业,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为了解决绿水青山恢复后长期维护的问题,华夏集团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将生态修复治理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地形地势,打造不同形态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依托长210米、宽171米的矿坑,创新打造360度旋转行走式的室外演艺《神游传奇》秀,集中展现华夏五千年文明和民族精神,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紧密结合;依据山势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生态文明展馆,采用“新奇特”技术手段,将观展与体验相结合,集中展现华夏城的生态修复过程和成效,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产品显著增加。截至2019年,华夏集团共搬运土方6456万立方米,恢复被毁山体近4000亩;栽种各类树木1189万株,龙山区域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95%,植被覆盖率由65%提高到97%;修筑塘坝所形成的水系,彻底改变了原来矿山无水的状况,吸引了白鹭、野鸭、野鸡等几十种野生鸟类和鹿、野兔等十几种野生动物觅食栖息,成功地将生态废墟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景区,恢复了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周边15万居民和威海市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生态产品。
      二是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华夏集团通过“生态+文旅产业”的模式,让生态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显现。截至2019年底,华夏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景区年收入达到2.3亿元,近5年累计缴税1.16亿元。随着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和华夏城景区的建成开放,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土地增值,其中住宅用地的市场交易价格从2011年最低的58万元/亩增长到2019年的494万元/亩,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外溢。
      三是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人员的充分就业和景区配套服务产业的繁荣,华夏城景区共吸纳周边居民1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约4万元;带动了周边区域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新增酒店客房约4170间,新增餐饮等店铺约2000家,吸纳周边居民创业就业1万余人,周边1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8%,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看点03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
     (一)案例背景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是赣江、东江、韩江三江发源地,属于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开展“寻乌调查”的地方。寻乌县稀土资源丰富,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稀土开采不断,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地沙化和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遗留下面积巨大的“生态伤疤”。
近年来,寻乌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先后开展了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及涵水片区3个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水则水”的原则,统筹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坚持“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具体做法
      一是坚持全景式规划。寻乌县坚持规划先行、高位推进,编制了《寻乌县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专门成立了县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办公室,确保项目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项目推进上坚持“抱团攻坚”,打破原来山水林田湖草“碎片化”治理格局,一体化推进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治理。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基础上,整合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东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各类财政资金7.11亿元;由县财政出资、联合其他合作银行筹措资金成立生态基金,积极引入社会投资2.44亿元,确保项目推进“加速度”。
      二是加强系统性治理。在具体工作中,寻乌县创新实践了“三同治”模式:山上山下同治,在山上实施边坡修复、沉沙排水、植被复绿等治理措施,在山下填筑沟壑、兴建生态挡墙、截排水沟,消除矿山崩岗、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控制水土流失;地上地下同治,地上通过客土置换、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平整后开展光伏发电或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山坡坡面采取穴播、喷播等多种形式恢复植被,地下采用截水墙、高压旋喷桩等工艺将地下污染水体引流至地面生态水塘、人工湿地进行污染治理;流域上下同治,在上游稳沙固土、恢复植被,减少稀土尾沙、水质氨氮等污染源头,在下游建设梯级人工湿地、水终端处理设施等水质综合治理系统,实现水质末端控制和全流域稳定有效治理。同时,对所有项目统一设置了水质、水土流失控制、植被覆盖率、土壤养分及理化性质等4项考核标准,对所有施工单位明确了4年的后续管护任务,确保治理全覆盖。
      三是推进“生态+”发展模式。寻乌县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发展道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生态+工业”,利用治理后的7000亩存量工矿废弃地建设工业园区,解决寻乌县工业用地紧张的难题,实现“变废为园”;实施“生态+光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在石排村、上甲村等治理区建设总装机容量35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实现“变荒为电”;推进“生态+扶贫”,综合开发矿区周边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1800多亩,利用矿区修复土地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5600多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变沙为油”;开展“生态+旅游”,将修复治理区与青龙岩旅游风景区连为一体,新建自行车赛道14.5公里、步行道1.2公里,统筹推进矿山遗迹、科普体验、休闲观光、自行车赛事等文旅项目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体育健身等产业,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逐步实现 “变景为财”。
     (三)主要成效
      一是让“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增强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降低了90%,强度由“剧烈”降为“轻度”。区域内河流水质逐步改善,水体氨氮含量减少了89.76%,寻乌县出境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了Ⅱ类标准。经过客土置换、增施有机肥和生石灰改良表土后,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显著改良,从治理前土壤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仅有6种草本植物生长的“南方沙漠”,转变为有百余种草灌乔植物适应生长的“绿色景区”,植被覆盖率由10.2%提高至95%,区域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二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产品的综合效益。利用综合整治后的存量工业用地,建成了寻乌县工业用地平台,引进入驻企业30家,新增就业岗位3371个,直接经济效益1.05亿元以上。通过“生态+光伏”,实现项目年发电量3875万千瓦时,年经营收入达3970万元,项目区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获益。通过“生态+扶贫”,建设高标准农田1800多亩,利用修复后的5600多亩土地种植油茶树、百香果等经济作物,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耕种环境,年经济收入达到2300万元。通过促进“生态+旅游”,实现“绿”“游”融合发展,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带动了周边村民收入增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本文来源矿业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