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空区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江苏:“矿地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时间:2018-10-12 11:16 热度: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考察采煤塌陷地整治情况时,夸赞贾汪区转型转得好,现在是“真旺”。这夸赞背后,是百年煤城贾汪生态修复蝶变的故事——将采煤塌陷区治理打造成湖阔景美的湿地公园,让“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为现实。而促成贾汪“破茧化蝶”的神来之笔,是江苏正在探索实践的“矿地融合”。
  2014年,贾汪区在开展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时,提出矿政和地政统筹管理的思路,形成了“矿地融合”理念的雏形。2017年6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矿地融合”理念,即促进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在规划、保护、利用、监测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并在全省分三个梯次推进“面上统筹推进,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局部先行先试,探索融合实现路径”“完善政策标准,构建融合制度体系”。
  一年多来,“矿地融合”的蓝图正一步步化为坚实的行动,愿景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从服务土地资源“三位一体”综合管理到推进国土生态保护和修复,从聚焦城市地质工作到加强综合地质调查成果转化,无一不展现出“矿地融合”的勃勃生机。
  破除条线思维,统筹国土治理“一盘棋”
  近年来,为留住乡村特色,昆山市秉承“矿地融合”新理念,跳出以往工矿废弃地去留只能“二选一”的固定“套路”,将古窑文化与现代创意元素相结合,利用锦溪镇祝甸村一座保留着现代“洋窑”原型、德国霍夫曼窑的24门轮窑,打造出集餐饮、文化、会务于一身的文化馆,并配套建设古窑文化精品民宿、古窑遗址公园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江苏,像祝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京市浦口区结合废弃采石宕口现状和景观修复打造文化旅游及餐饮酒店综合体,建成江北新区地标,实现修复生态、消除地灾隐患、盘活土地资源的“三赢”。再比如,常州市探索土地复垦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农村土地整治新模式,通过对关闭的砖瓦窑和取土坑进行复垦,有效改善项目区生态、居住和农业生产环境;扬州市结合“矿少地优”的市情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综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减挂钩等,关停了24个砖瓦窑,拆除搬迁近500家砂石场、小船厂、养殖场、废旧品市场,腾出6210亩滨水生态空间,新建3586亩绿地、复垦2624亩农田。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承担的南京江宁方山景区地质灾害治理,镇江北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等工程,无一不构建了极具江苏“矿地融合”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多渠道投入工矿恢复治理资金60亿元,恢复治理矿山1500余个,恢复面积超过1.33万公顷,有效利用了一批矿山废弃地资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探索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综合治理型、景观再造型、生态复绿型、土地整理型等四种工矿废弃地环境治理模式。
  从过去单纯的矿山环境治理到现如今“矿地融合”下的综合治理,江苏的一座座矿山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地质”与“地质+”互融互通,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定盘”
  在江苏自然资源领域,像“互联网+”这样的流行词还有两个:“+地质”和“地质+”。
  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以约占全国1%的土地负担了占全国6%的人口,贡献了10%的经济总量;同时也是粮食大省,以人均不到全国六成的耕地,贡献了位居全国第五的粮食产量。经济发展与粮食产能实现并驾齐驱,这当中就少不了“+地质”的功劳。
  江苏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慧眼守土”监管来保证耕地数量;另一方面,在推进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与修复治理、完善国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引入了“+地质”,加入国土生态安全,保证耕地质量。
  据了解,苏南、苏中、苏北等地都开展了耕地污染防治试点,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与地质环境差异,构建了污染耕地生态安全利用示范区段。同时,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成果与耕地分等定级成果进行整合,综合评价耕地质量,为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省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技术获得国家专利1项,2项专利已提交申请。耕地重金属污染监控与修复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示范项目成果,被宜兴市、泰兴市作为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此外,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开展了苏北五市农用地污染、灌河沿线及长江北岸耕地污染、部分典型地区耕地污染等多个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研究。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江苏省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被中国地调局作为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向全国推广。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大大促进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厅建立了与国土资源“一张图”集成融合的耕地土壤环境监测信息“一张图”。利用这张图,再结合已建成的覆盖全省的地面沉降、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等监测网,可以对全省的耕地土壤进行全要素协同监测。
  不仅如此,“+地质”还实现了把盐碱地变成沃土良田的梦想。记者来到通州湾盐碱地改良实验区,一眼望去尽是长势喜人的小麦和西瓜。
  据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院承担的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示范项目,研发出了一套快速、低成本改良技术,将在自然改良条件下20年才能达到耕地标准的时间缩短为1年,目前首批800亩耕地已通过质量验收。可试种的耐盐“海水稻”,亩产达339.8公斤。无疑,这对加快沿海已围滩涂盐碱地向耕地转化、提高滩涂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地质先行。”在探索“+地质”的同时,江苏也在通过“地质+”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2006年,江苏厅开始城市地质调查试点。今年,已完成南京、苏州、镇江、徐州4个城市地质调查,泰州、宿迁、南通、常州、连云港、淮安六市正在实施中。“十三五”期间还将启动无锡、扬州、盐城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实现设区市城市地质调查全覆盖。
  在镇江,城市地质工作为韦岗镇新城镇规划选址规避工程建设高风险区;在南京,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出炉了该省第一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在徐州,观音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地质环境评价发现了飞机迫降振动可能带来的砂土液化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苏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专家建议苏州沿太湖和阳澄湖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区,逐渐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增加高新区西部生态用地空间,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等建议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矿地融合”背景下,“地质+”与“+地质”的双向融合,正不断激发生产、生活、生态的多重效益。
  打通“任督二脉”,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江苏金丝利药业公司与宜兴市太华镇政府达成合作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2000亩,在太华镇打造“富硒灵芝康养小镇”。一个苏南小镇何以引来15亿元投资?知名药企金丝利看中的正是太华镇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
  2016年,江苏省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组织实施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江苏地调院在宜兴市发现了大片富硒土壤。其中,太华镇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茶园、果园等富硒土地面积达10.8万亩,具备规模化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前景。江苏地调院通过指导太华镇把种植富硒特色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建立了该省首个天然富硒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天然富硒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引种锦绣黄桃、金丝黄菊等,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太华镇茂花村支部书记魏根培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村级年收入今年底预期达150万元,比起早年的20万元,可谓翻起了“筋斗云”。
  而这,仅仅是该省“矿地融合”项目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苏厅致力于打通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与自然资源管理之间的“任督二脉”,通过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中,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之一——苏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成果报告提交中国地调局作为地调百年成果;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在“十三五”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修编、沿海高铁(盐城南通段)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作用。按照基础性、应用性、战略性三个层次提交的12项应用成果也在加速转换中。此外,由江苏地勘局、江苏地调院等地质科研单位承担的江苏省境外矿产勘查开发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持中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区域性压覆矿产资源评估调查等工作分别为“一带一路”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国土民生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
  江苏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给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8月,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冲锋号。这些都为“矿地融合”向纵深发展赢得了新的契机,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关文章